CQ9电子(中国区) - 有限公司官网

三明海斯福全国首条千吨级全氟异丁腈产业化产线正式投入试生产

【转载:东南网,仅部分转载】

8月,全国首条千吨级全氟异丁腈产业化产线在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入试生产。
目前,高压电力绝缘气体主要使用六氟化硫,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000倍,是《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需要控制的温室气体之一。而全氟异丁腈是新一代低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环保型电力绝缘气体,若完全替代六氟化硫,每年可减排超过1亿吨当量碳排放。

在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展厅,可以看到“泡澡”的数据中心——电子元器件在氟化液中实现浸没式冷却,实现高效安全运行。“新一代大数据中心浸没式冷却液不导电、不可燃,能源效率可以提高70%。”该公司总工程师吴成英介绍道。

作为“双碳”目标下最有前景的六氟化硫替代产品,全氟异丁腈成为公司另一个“拳头产品”。吴成英说:“与六氟化硫相比,新一代绝缘气体全氟异丁腈至少可以降低98%以上的温室气体影响,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等高压输变电系统提供优异的解决方案。”

“含氟的项目不含糊”,这些新材料产品的研发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和成本,更考验着团队的专业和决心。

瞄准新目标,实现新突破。海斯福研发人员经过3年时间攻关,不断地分析、总结、更改方案,并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获得了产业化技术的突破。

“在研发全氟异丁腈的过程中,初期实验收率不足5%。在方案上迷茫过,然而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吴成英告诉记者,通过实践与总结,进一步探索化学原理、升级催化剂、优化设备结构,实现了收率不断趋近理论值。

科技创新是海斯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紧跟全球市场需求脉动,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了8426万元。”吴成英说,公司每年研发3到5个新产品,目前已有12大类产品,其中六氟异丙醇和六氟异丙基甲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2023年上半年,海斯福各类产品的产值超12亿元,同比增长20%。


 

友情链接: